

2025年10月31日,“清远闲放——耕石书画展“开幕仪式在北京国鑫艺术中心举办。

出席展览开幕仪式的嘉宾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珍;全国政协办公厅原三局局长、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白煜章;原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泽林;原农工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石光树;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中央文史馆馆员、故宫博物院著名书法家董正贺;北京首开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晓莉;北京国研互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德;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陈鹏;艺术家、收藏家陈申;著名摄影家逄小威;张大千先生长房长孙、中国艺术家杂志社副社长张敬爰;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李九红;北京歌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刘国华;北青传媒原副总裁商达;人民日报传媒广告公司执行董事王朝晖;原西城区人民政府二级调研员蒋炳华;中信建投副总经理姜勇;北京开放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张广福;北京城市学院国标舞系主任石擎;中国水墨画院策展部主任杨铁峰;中国文促会收藏专委会秘书长向东;李可染画院办公室主任王群;李可染画院展览部主任李建彪;李可染画院办公室秘书王虹;李可染画院美育中心执行主任阎宏生;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健康援助公益管委会主任杨雁来;中华国粹书画名家协会副主席肖忠昌;济南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丛培军;顺义区美协主席、文联副主席魏宗安;顺义区文联副主席杨国礼;北京桃李芬芳艺术团团长聂树永;国鑫艺术中心馆长魏巍;中视新影影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熙欢;蜂鸟数字文化董事长宋航;云启绿能(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淼;晟美国际传媒董事长陈晨;北京耕新教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建华;中视新影总经理郑晨,以及刘秀玲、徐勇、李效等人出席展览开幕仪式。本次活动由王蕾主持。
王建国先生致辞
王建国先生表示:很高兴在“清远闲放”的艺术时空里,参加耕石先生的书画作品展,与大家共同分享耕石先生艺术人生的丰硕果实。“留清雅以致远,居闲庭而放歌”,耕石的作品以笔墨精细,主题精准,画面精美,整体精釆见长,体现了耕石先生“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创作主张,表达了他崇尚自然,赞美生活,挚爱艺术,敬畏笔墨的人文思想。
李九红先生致辞
李九红先生代表李可染画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对展览表示衷心祝贺。并表示耕石先生的作品中有一种难得的静逸之气,与当下许多浮躁的绘画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先生的作品中体现了古人那种宁静的心态和意境。
魏巍先生致辞
国鑫艺术中心馆长魏巍在致辞中说到:“清远闲放”不仅是对李磊老师艺术境界的精准概括,更是我们一心向往的生活态度。在李老师的笔下,山水有清音,草木有性情。这并非是远隔尘世的孤芳自赏,而是将传统修养,化为可亲近的当代情感。
魏宗安先生致辞
魏宗安先生代表顺义区美协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回顾耕石先生多次参与顺义美协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都尽心尽力、无私奉献。并表示耕石老师清远闲放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值得后辈学习。
展览艺术家 李磊先生致辞
耕石先生在致辞中介绍到:本次展览的作品包含了中国传统山水,和一些呈现情感的小品,以及一些书法作品。完全表达了自然洒脱享受悠闲自得的节奏,保持一种豁达不羁的状态。感谢各方的支持,使我有了更多的自信与动力,在艺术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国鑫艺术中心聘请李磊先生为艺术顾问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胡珍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主持人王蕾
嘉宾采访白煜章先生接受采访
白煜章先生在采访中说:“耕石老师的作品展给人清晰的感觉。他的创作意境清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代山水画、人物画的精髓,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一种意境的传承。他在小写意方面很有成就,留白艺术处理得非常自如和大胆。从黄金分割率来看,画面处理得非常好,显示出他在美术理论和创作结构原理上的深厚功底。他的作品与新时代人们向美向好的生活情绪相契合,具有清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耕石老师在用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笔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很有代表性和作为,他的发展将引起很大的正能量影响力。”
王吉先生接受采访
王吉先生与耕石先生相识多年,并提到他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故宫的深厚文化底蕴,使他在工作环境中如鱼得水,受益匪浅。但自己对耕石先生在书画方面的造诣并不十分了解。观展后,则感受到他是一个用心的人,虽然自己不懂书画,但认为学习书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苦差事。他认为老年人学习书画对身心健康有益,耕石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作品,还乐于将这些作品供大家学习和欣赏,希望他今后能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
董正贺先生接受采访
董正贺老师在采访中提到与李磊同事近30年。在工作期间他就兢兢业业,有着极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离开岗位后依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着贡献,他对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值得点赞。
李磊的画作从艺术角度来看,比以前更加严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绘画水平和能力上仍有提升的空间,大家对他的未来创作充满期待,希望他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令人惊艳的好作品。
张敬爰先生接受采访
张敬爰是张大千先生的长房长孙,也是中国艺术家杂志社副社长,考古专业研究生,主攻中国书画鉴定。他对李老师的作品有深刻感触。他在采访中说:“从耕石先生作品中能看到清代四王的风格影响,同时展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优美。作品融合了新时代的心理特征和个人理解,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面貌。书法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多年功力,线条看似没有变化却也是一种变化。书法笔意体现多年笔耕不缀的坚持,作品成功讲述了中国青山绿水的故事,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李九红先生接受采访
李九红在采访中表示,对于耕石先生的作品有很深的感触。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面,耕石先生能保持一个自我非常平静的心态,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因为耕石先生一直在传统艺术氛围深厚的故宫博物院工作,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人骨气,安静的感觉。能让人感觉到心里很平静,有一种怀古的感触。
丛培军先生接受采访
采访中丛培军先生回忆,这次展览比6年前在琉璃厂举办的个人展览更加成功。李老师的画作给人高古、安静、干净的印象,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夫。在当今画展中,像他这样坚持传统但又不完全模仿传统,而是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思路不断前进并取得成功的画家不多。他的画作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思考和娴静,这种干净的表现在中国画中很不容易做到,需要胸有成竹的功夫。他的线条概括力非常好,这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
魏宗安先生接受采访
魏宗安在采访中表示,对耕石先生的书画展表示热烈祝贺!与耕石先生相识多年,近年来先生积极参加顺义美协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对顺义的文化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耕石先生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但丝毫没有名家的做派,用自己的画笔为广大人民群众写字、画画,这一点非常值得文艺工作者学习。顺义美协邀请会员来参观展览,相信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故宫的独厚文化资源为顺义的文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展览艺术家李磊接受采访
李磊先生在采访时说:“这次画展共展出了60多幅近两年创作的作品,因身体状况特殊原因,创作数量不太多,并且展览地点选择在居住的小区附近。主要展示的作品是用素墨绘制的山水画,着色作品较少。我好用素墨表现名山大川,追求墨分五色的韵味,崇尚古人的笔法和技法。我从小跟随张伯驹夫人潘素学画,一直延续这条艺术道路。除了山水画现场还展示了人物画和陶瓷盘还有些书法作品。人物画是我创作过程中的调剂,带有生活乐趣和自嘲意味,旨在带来欢乐。陶瓷盘的作品是经过复烧的新尝试,作为小摆件。”
展览现场展至11月15日
欢迎书画爱好者莅临观展
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