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刘禹锡曾感叹:“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岁月不饶人,谁都怕老。尤其当病痛来袭,躺在病床上时,你才会真正看清身边人。曾经推杯换盏的朋友渐渐消失,热闹的社交圈也变得虚无。走过一生才发现,真正能相依为命的,其实只有这三个人。
老伴,是最后的依靠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
到老了,那个拌嘴斗气却始终守在身边的人,才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年轻时说的“我爱你”,最终都化成了病床前递来的一杯水,夜半起身时的一次搀扶。国学大师梁实秋晚年多病,妻子程季淑一直悉心照顾。喂药擦身,日夜不离。有次他病重,妻子握着他的手说:“不要怕,真要有那一天,我会坚强。”后来妻子先走一步,梁实秋在回忆录里写道:“我像一棵树,突然被人连根拔起。”老伴不仅是生活的帮手,更是精神的支柱。子女各有生活,朋友各有忙碌,唯有老伴会始终守在身边。好好珍惜枕边人,就是给晚年攒下的最大福气。孝顺的子女,是温暖的慰藉《增广贤文》里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养儿防老,不是要求回报,而是人性温暖的延续。作家毕淑敏写过一位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事业有成,母亲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他没有把母亲送去养老院,而是每天抽空陪伴,耐心听母亲讲那些颠三倒四的往事。他说:“她记得我是她儿子时,为我付出所有。现在她不记得了,我更不能丢下她。”病榻前有子女悉心照料,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温暖。年轻时用心养育的孩子,老了才会知冷知热。生命的轮回很公平,你在孩子心里种下爱,晚年就会收获关怀。自己,是永远的底牌丰子恺说得对:“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终有抬头的日子。”
人这一生,走到最后会发现:唯一永远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再多的外在依靠,都不如内心的坚强。那些独自熬过的夜、默默吞下的苦,最终都成了救命的良药。明代大臣刘璟曾被人预言寿命不长。他没有慌乱,而是独自搬进深山,静心调养。三年后,他不仅面色红润,还获得了长寿。“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到老了,尊严和安全感,终究要靠自己给。保持锻炼,妥善理财,培养爱好。当自己足够强大,无论遇到什么变故,都能从容面对。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